1. <ul id="2nboh"></ul>

    <blockquote id="2nboh"><legend id="2nboh"></legend></blockquote>
    1. 人文歷史

      從神話傳說看契丹族起源之謎

      發(fā)布:編輯研究部 發(fā)布日期:2017-11-06 閱讀:153795

       

      楊軍 李冬彤

        關(guān)于契丹族源問題,學界已有30余種不同看法。據(jù)任愛君《關(guān)于契丹族源諸說新析》(中國蒙古史學會《蒙古史研究》第7輯,內(nèi)蒙古大學出版社2003年)一文歸納,主要有東部鮮卑宇文氏說、匈奴說、鮮卑說、屢經(jīng)混合說、烏桓說、白馬青牛兩個氏族結(jié)合說等六大類,而以東部鮮卑宇文氏說、屢經(jīng)混合說、白馬青牛兩個氏族結(jié)合說為主。郭曉東《20世紀以來契丹族源研究述評》(《遼寧工程技術(shù)大學學報》2017年第2期)一文按時期歸納,認為20世紀80年代以前,我國學者傾向于用東胡—鮮卑或受他族影響的鮮卑解釋契丹族源,而西方學界更習慣用蒙古系種族進行解讀;20世紀80年代以后,我國學界的契丹族源主流觀點是東胡—鮮卑說、混合說。

        在筆者看來,神話傳說是探討契丹族源問題的重要因素。對于沒有文字的民族來說,神話傳說往往是他們口述保存和傳播歷史的重要形式,盡管這同時也是對歷史的扭曲,但其中畢竟保留著歷史的影子。因此,在研究文獻闕如的民族起源問題時,其民族自身的相關(guān)神話傳說就成為彌足珍貴的史料。透過哈哈鏡式的扭曲,我們可以看到歷史的真實,契丹始祖?zhèn)髡f可能就是我們開啟契丹族源之謎的一把鑰匙。

        白馬青牛傳說

        最廣為人知的契丹族起源傳說是白馬青牛傳說。其最原始的版本可能見于《契丹國志》卷首《契丹國初興本末》:“古昔相傳:有男子乘白馬浮土河而下,復(fù)有一婦人乘小車駕灰色之牛,浮潢河而下,遇于木葉之山,顧合流之水,與為夫婦,此其始祖也。是生八子,各居分地,號八部落……立(始祖及八子)遺像于木葉山。”此傳說也見于宋人的記載,如范鎮(zhèn)《東齋記事》卷5:“契丹之先,有一男子乘白馬,一女子駕灰牛,相遇于遼水之上,遂為夫婦。生八男子,則前史所謂迭為君長者也。此事得于趙志忠。志忠嘗為契丹史官,必其真也。”曾慥《類說》、王稱《東都事略》也有類似記載。趙志忠于慶歷元年(1041)叛遼投宋,嘉祐二年(1057)奏上《虜廷雜記》一書,宋人有關(guān)遼朝的許多知識都來自此書。

        可見,從史源角度講,宋人記載中的白馬青牛傳說也出自契丹人。趙志忠作為遼朝的漢人已了解白馬青牛傳說,亦可見在11世紀的遼朝,此傳說流傳較廣。

        如所周知,白馬青牛傳說反映了來自土河、潢河流域的兩個部族相結(jié)合,發(fā)展出契丹古八部。聯(lián)系古人男尊女卑的觀念來看,來自土河即今老哈河流域的部族在契丹古八部形成過程中居于主導(dǎo)地位。至于土河、潢河流域兩個部族是否以白馬青牛為圖騰,因與族源問題關(guān)系不大,可置而不論。

        但在《遼史》記載中,卻將白馬青牛傳說與契丹人的另一傳說奇首可汗傳說相撮合,導(dǎo)致后代學界的誤解?!哆|史》卷37《地理志》“永州條”:“有木葉山,上建契丹始祖廟,奇首可汗在南廟,可敦在北廟,繪塑二圣并八子神像。相傳有神人乘白馬,自馬盂山浮土河而東,有天女駕青牛車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。至木葉山,二水合流,相遇為配偶,生八子。其后族屬漸盛,分為八部。”卷32《營衛(wèi)志·部族》:“契丹之先,曰奇首可汗,生八子。其后族屬漸盛,分為八部,居松漠之間。今永州木葉山有契丹始祖廟,奇首可汗、可敦并八子像在焉。潢河之西,土河之北,奇首可汗故壤也”,都是捏合兩則傳說的典型。

      《契丹國志》所載傳說稱“有男子”、“有一婦人”,《東齋記事》作“一男子”、“一女子”,而《遼史》中則變成“神人”、“天女”,明顯存在將歷史改造為神話的痕跡。由此可證《遼史》記載晚出,其中涉及奇首可汗的信息為后來羼入。

      奇首可汗傳說

      奇首可汗傳說應(yīng)比白馬青牛傳說更多地保存著與契丹早期歷史有關(guān)的信息。

      《遼史》卷2《太祖本紀》“贊”稱:“奇首生都庵山,徙潢河之濱”;卷73《耶律曷魯傳》記載,耶律阿保機堂侄耶律曷魯曾說:“漢人殺我祖奚首”,學界一般認為奚首即奇首;卷1《太祖本紀》記載,耶律阿保機曾“登都庵山,撫其先奇首可汗遺跡”,在遼朝建立前后,當?shù)剡€存在與奇首可汗相關(guān)的歷史遺跡;卷4《太宗本紀》記載,會同四年(941)二月“丁巳,詔有司編《始祖奇首可汗事跡》”,在遼太宗時,有關(guān)奇首可汗傳說已經(jīng)被系統(tǒng)整理成書。有關(guān)奇首可汗傳說雖未完整保存下來,但上述信息已可證明,在契丹人的心目中,奇首可汗是實實在在的歷史人物,而不是那位乘白馬沿土河順流而下的“神人”??梢?,在契丹人看來,奇首可汗傳說不同于白馬青牛傳說,元朝人修《遼史》時將兩者嫁接到了一起。

      遼太宗“詔有司編《始祖奇首可汗事跡》”,耶律曷魯稱奇首可汗為“我祖”,皆可證明奇首可汗被耶律氏奉為始祖,奇首可汗傳說保存著與耶律氏起源相關(guān)的信息。耶律曷魯?shù)牡艿芤捎鹬怪俱懼刑岬剑?ldquo;公諱羽之,姓耶律氏,其先宗分佶首,沠出石槐”,佶首即奇首,出土文物也證明了這一點。而白馬青牛傳說中的“神人”、“天女”則是契丹八部的共祖,其傳說保存著與契丹族起源相關(guān)的信息。

      白馬青牛傳說中提到的木葉山是契丹人的發(fā)源地;奇首可汗傳說中提到的都庵山是耶律氏的發(fā)源地?!哆|史》卷1《太祖本紀》記載,耶律阿保機平定諸弟之亂時,“北追剌葛”,回途中,于六月甲申登都庵山,六月壬辰至狼河。狼河即今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巴林左旗、阿魯科爾沁旗境內(nèi)的烏里吉木倫河??梢?,都庵山在烏里吉木倫河上源以北,更可能是在科右前旗的海勒斯臺郭勒和烏里吉木倫河上源之間,在遼上京北略偏東方向。學界通常將都庵山定位于今河北省境內(nèi),顯然是錯誤的。

      紹圣元年(1094),張舜民《使遼錄》稱:“北塞黑山,如中國之岱宗,云:北人死魂皆歸此山,每歲五京進入人馬紙各萬余事,祭山而焚之,其禮甚嚴,非祭不敢近也。”北方民族觀念中人死魂歸之處,往往就是其民族發(fā)源地。由此可見,契丹人發(fā)源地與此黑山有關(guān)。賈敬顏認為,黑山即《遼史》卷37《地理志》記載的慶云山,其與都庵山方位一致,在都庵山附近。遼皇族始祖奇首可汗最初在慶云山附近興起,這里后來才被契丹人視為圣山。從《使遼錄》的記載分析,此時或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將遼皇族始祖與契丹族始祖相混同的趨勢。

      《遼史》卷37《地理志》“慶州玄寧軍條”:“遼國五代祖勃突……生于勃突山,因以名;沒,葬山下。在州二百里。”《遼史》卷2《太祖本紀》“贊”記載,雅里以下的世次為:雅里—毗牒—頦領(lǐng)—耨里思—薩剌德—勻德實—撒剌的—耶律阿保機。則勃突或者是頦領(lǐng)的別稱,或者是頦領(lǐng)的兄弟。勃突出生和安葬地皆在勃突山,證明其一生活動范圍在勃突山附近。勃突山距遼慶州“二百里”,可見,在阿保機以前五世,耶律宗族尚有一支活動在遼慶州一帶。黑山、勃突山、都庵山皆在其境內(nèi),由此推測,耶律氏起源于遼慶州一帶。這里后來成為遼帝夏捺缽常駐之處,不知是否與此有關(guān)。

      傳說與歷史

      契丹白馬青牛傳說和奇首可汗傳說透露出來的信息是,有一支部落沿潢河即今西拉木倫河自西向東遷徙,與原居住在土河即老哈河流域的部落相結(jié)合,形成新的民族共同體,其活動中心在遼永州木葉山一帶;后有一支部落自遼慶州一帶南下進入潢河流域,加入這一民族共同體,其活動中心在遼祖州一帶。從契丹族神話傳說中透露的信息來看,契丹族出自任何民族恐怕都是不準確的,混合說比較接近于歷史事實。

      最早提出契丹族屢經(jīng)混合的學者是陳述先生,但無論是在《契丹史論證稿》還是在《契丹政治史稿》中,他皆未展開論述。結(jié)合契丹神話傳說反映出來的信息,我們可以對契丹族的混合過程略作推測。

      《周書》卷1《文帝本紀》:“有葛烏菟者,雄武多算略,鮮卑慕之,奉以為主,遂總十二部落,世為大人。其后曰普回……因號宇文國,并以為氏焉。普回子莫那,自陰山南徙,始居遼西,是曰獻侯,為魏舅生之國。九世至侯豆歸,為慕容晃所滅。”《遼史》卷63《世表》:“考之宇文周之書,遼本炎帝之后,而耶律儼稱遼為軒轅后。儼志晚出,盍從周書。蓋炎帝之裔曰葛烏菟者,世雄朔陲,后為冒頓可汗所襲,保鮮卑山以居,號鮮卑氏。既而慕容燕破之,析其部曰宇文,曰庫莫奚,曰契丹。契丹之名,昉見于此。”《遼史》認為契丹源于宇文鮮卑,依據(jù)此觀點,“普回子莫那,自陰山南徙,始居遼西”,應(yīng)該就是契丹白馬青牛傳說中“有一婦人乘小車駕灰色之牛,浮潢河而下”的一支。由此來看,宇文鮮卑為契丹族源之一,但并非主源。契丹族主源是以白馬男子為象征的老哈河流域的土著族群。結(jié)合唐代樊衡《為幽州長史薛楚玉破契丹露布》、孫逖《唐故幽州都督河北節(jié)度使燕國文貞張公遺愛碑并序》等石刻資料稱契丹為“東胡”、“山戎”,契丹族主源應(yīng)為遼西土著、東胡遺民。

      概言之,約在二三世紀,宇文鮮卑的一支遷入遼西,與當?shù)貣|胡遺民融合,形成新的民族共同體,這是契丹族形成史上的第一次混合,也就是白馬青牛傳說所反映的歷史。

      見于文獻記載的耶律氏始祖,也即耶律阿保機的七世祖涅里,生活在唐開元、天寶間,在契丹李盡忠、孫萬榮之亂以后。耶律氏五世祖勃突尚活動在遼慶州一帶,據(jù)《遼史》卷37《地理志》,耶律阿保機家族居住在祖州一帶的歷史也只是上溯至其高祖。結(jié)合諸種記載可知,耶律氏南遷的時代并不很早。也就是說,奇首可汗自都庵山遷居潢河流域的時代,很可能就在涅里之前不久。結(jié)合唐初史事,可能是在李盡忠、孫萬榮之亂前后,耶律氏進入西拉木倫河流域,并乘原契丹部族受到唐朝打擊、勢力大為衰落之機,成為契丹人的主導(dǎo)力量。這是契丹族形成史上的第二次混合,也就是奇首可汗傳說所反映的歷史。

      至于耶律氏族源,聯(lián)系《北史》卷94《室韋傳》“蓋契丹之類,其南者為契丹,在北者號為失韋”的記載來看,其應(yīng)屬于室韋人的一支。室韋、鮮卑皆東胡后裔,但宇文鮮卑比較特殊,應(yīng)是鮮卑化的匈奴人后裔??傮w而言,外來移民與遼西土著居民融合,不斷增加了鮮卑系族群在新的民族共同體中的比重,同時也受到匈奴人的影響。契丹民族共同體就是在不同時期、不同發(fā)展階段的東胡族群的混合與融合之下形成的

      (文章來源:《中國社會科學報》2017年08月8日第4版  作者單位:吉林大學文學院)

      亚洲综合无码第二页,中文字幕无码第三,99re 在线观看免费精品无码视频,18禁老司机深夜福利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码视频精品 天天久久av每天
        1. <ul id="2nboh"></ul>

        <blockquote id="2nboh"><legend id="2nboh"></legend></blockquote>